+发表新主题
查看: 2666|回复: 0

[行政新闻] 一个华侨农场的记忆与希望

[复制链接]

[行政新闻] 一个华侨农场的记忆与希望

[复制链接]
小怪兽 发表于 2016-2-1 09:30:14 浏览:  2666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res11_attpic_brief.jpg
建华作业区新貌
res15_attpic_brief.jpg
归侨在胶园劳作。(资料图片)
res19_attpic_brief.jpg
印尼华侨当年回国情景。(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上世纪60年代初,近10万名印尼华侨回到祖国。他们中的大部分被安置在各地归侨农场。诏安县建设乡建华作业区正是其中之一。1100多名侨民分两批先后在这里落户。他们是农场的开拓者,见证着建华从不毛之地,变成年产70吨橡胶的富庶之地。而印尼文化,漂洋过海后,也在新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随着橡胶产业式微,年轻人外流,这个老农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凋零。然而,近年来,随着“侨二代”的回归,老农场的命运将迎来新的希望。
回家安身
离春节还有半个月,75岁的黄百泉就忙开了。过两天,在深圳打工的儿子将回到建华作业区的家中。黄百泉准备烧一桌印尼风味菜迎接他。在建华,“过中国节,吃印尼菜”的传统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时光倒回到1960年8月27日。当天,傅子贵乘坐的“大宝安”号轮船从泗水出发,目的地是汕头。船上的590名乘客翘首以待。10天后,他们就能回到日思夜盼的祖国了。
当时,印尼政府颁布《总统第10号令》,规定1960年元旦起,所有外侨不得在农村从事商业零售。近50万华侨因此失去生计,陷入水深火热。
黄百泉清楚地记得,当时他的父亲从广东下南洋,远赴印尼西部的一个小岛谋生。“父母在橡胶园打工,生活艰苦,医疗条件极差,不少妇女因难产丢了命。”1940年,黄百泉在印尼出生。15岁那年,他就成了当地照相馆的童工,“一个月工资就30元叻币,折合当时人民币20多元”。
比起黄百泉,在东爪哇城市玛琅经营杂货店的傅子贵一家,日子则过得殷实。“大部分华侨都开店经商,是印尼重要的工商力量,我天天坐汽车去市里的中文学校上课。”傅子贵回忆着儿时在印尼的生活。即便如此,傅子贵仍满心期盼着回国。“我非常希望能够回国念书深造。”傅子贵说,这是源自华侨的故土情结。
1960年,大批华侨下定决心,变卖家产,举家回国。傅子贵一家6口正是在那时踏上了回国的客轮,并成为日后落户建华作业区的首批归侨。3个月后,黄百泉一家5口也从苏门答腊岛登上了“美上美”轮船。“我们把能卖的都卖了,就为了买5张回国船票,已出嫁的姐姐则留在印尼。”黄百泉说。
拓荒立业
轮船抵达汕头后,归侨们面临着两个选择:回原籍,或统一安置到华侨农场。大部分人选择接受统一安置。
于是,1100多名归侨被送到了建华作业区,成为这片荒地的主人。黄百泉用“茫然”来形容初到作业区时的感受:“全家6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农场未经开荒,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大部分归侨在印尼从事工商业,生活小康,无法适应艰苦的农村生活。
当时正值国内3年困难时期,粮食供应紧张。傅子贵回忆说,那段日子,经常要靠印尼亲友寄点油和面来接济。归侨开始对农场进行拓荒。彼时,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国家十分重视橡胶生产。在老华侨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建华作业区种下了3万多株橡胶树。“早上6点干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干到傍晚5点,晚上还要加班到10点。”两年后,建华作业区开始采胶投产。1966年到1998年,建华连续产胶32年,最多的一年干胶产量超过70万吨。
侨民的生活也逐渐改善。1962年,黄百泉与同样来自广东新林的华侨姑娘喜结良缘。随着政策放宽,他们家分到了1亩多土地,还养起了生猪。因为华侨的身份,他们受到了优待。“我们有外汇券,早早就用上了进口电视机、收录机,很多诏安人都很羡慕我们。”黄百泉说。
2010年,回国50年后,傅子贵再一次踏上了印尼的土地。“还是小时候最常走的那几条路,找到了儿时的伙伴,回到了当年父母开的店铺,新老板对我们很热情。”这次故地重游,让傅子贵感慨良多,“中国发展得多好啊,虽然早年日子过得苦,但庆幸自己回来了”。
再造乡土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这个老农场。
林建安是在父母落户建华后的第六天出生的。1984年,他和100多名年轻人一起走出农场,下海打拼,成为建华第一批外出闯荡的年轻人。在深圳一家五金制品厂,他当上了厂长,成为最早的万元户。不少从建华走出去的“侨二代”,成为日后有名的企业家。
而这个时候,建华作业区也和全国大部分华侨农场一样,逐渐走向凋敝。1998年开始,因为效益不高,建华不再生产橡胶。老侨民大都步入晚年,他们的后代,则大都脱离土地,成为外流劳动力。老农场越来越没有人气了。
然而,2010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林建安回到建安作业区,成为新一任党支部书记。几年来,他不停地在全国各地奔波,积极招商引资。他的愿景是,吸引更多归侨返乡投资,再造乡土。如今, 建华印尼民俗风情村、印尼风味馆等项目已在规划建设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印尼元素,规划开发建设休闲观光咖啡园、登山步道、印尼风格建筑等景观,利用月港水库、乌满田水库等水体,打造水上乐园、印尼特色香料种植基地、印尼风味特色餐厅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侨民增收。”林建安说。
建设乡党委书记陈敏聪表示,建安作业区将大力发展养老康体产业,“建华作业区最长寿的老人已经108岁了,这里环境宜居,十分适合发展养老这一朝阳产业”。本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沈乾生 吴楠 陈顺源 文/图

记者手记>>>
引人才回流,做好“侨”文章
华侨农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见证着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如今,随着产业变迁,城镇化加速,劳动力脱离土地,绝大部分华侨农场不可避免地走向凋零,重新归于沉寂。唯有在侨一代身上还依稀保留着当年的异域符号。而随着他们的老去,这一切也将逐渐消逝。
越来越多“侨二代”的回归,带来了转机。他们提出复兴华侨农场的口号。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与多元文化的包容,更关乎传统农村的新出路。如何再造乡土?全国各地的新农人各显神通。而对于别具特色的华侨农场来说,利用天然优势,做好“侨”文章是一大法宝。诏安建华作业区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以侨引商,号召更多人才带着资金与智慧回归乡土,利用侨资源,打造具有异域风情的东南亚小镇,发展特色产业。尽管一切尚在蓝图之中,但华侨农场的复兴可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

55

回帖

0

听众

0

收听

管理员

积分
1246
猜你喜欢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诏安集合网 ( 闽ICP备11004286号 )

    GMT+8, 2024-11-2 04: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用微信扫一扫

    诏安集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