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亚湖水库 本报记者 林思赓 摄 ☉本报记者 周燕芬 蔡骞 通讯员 沈乾生 亚湖水库,诏安人民用一锹一铲修建起来,是养育44万人的饮用水源;富硒土壤,大自然的馈赠,是诏安的又一天然财富。日前,记者前往诏安,探寻这一方与众不同的水土。 亚湖之水天上来 亚湖水库距离诏安县城不远,只有约莫半个小时的行程。走进库区,远处峰峦叠嶂,青翠欲滴,乌山环绕之下,一湖明镜将身边的山、天边的云,倒映其中,显现出一幅秀美的画卷。 “亚湖水库是国家一级饮用水源,是不经过加工就可直接饮用的优质水源。拥有这样的水质,得益于原生态的环境。诏安近年来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避免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诏安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沈松生表示。 “水库水源主要依赖雨水收集,可谓天上之水。而在亚湖水库33.3平方公里的集雨区域,是未经开发的乌山山麓。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植被根系、土壤一层层过滤之后,最终流入库区,成为眼前这醉人的一湖清水。”亚湖水库管理处主任郭永生介绍。 饮水不忘护水源 “有亚湖水库,是诏安人民的福气!”这句话既是诏安人民对于自然的感恩,同时也体现诏安人民保护亚湖水库的决心。 “亚湖水库,当年我们可是一锹一铲修出来的。”年逾古稀的沈老提起亚湖水库饱含深情,“那时候,我们家家户户出劳力,自带工具修水库,饿了就吃自带的粮食,累了就打地铺,就这么修了四五年。2004年,退果还林,保护水源,我们家二话不说就搬到了镇上。” 亚湖水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67年1月开工,1972年7月基本建成。这一切,依靠的是诏安人民的勤劳坚韧。2004年,亚湖水库集雨区开始退果还林工程,涉及西潭、红星、金星等多个乡镇,当地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真正做到水库集雨区“无工业、无农耕、无人居”,最大程度还原库区的生态系统。2006年,亚湖水库开始兴建供水工程,并向城关及邻近乡镇提供工业及生活用水,日供水规模6.5万吨。供水第二年,即2007年,省政府批准同意划定亚湖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 成立水源保护区之后,市环保局出资沿水库库区修建成了铁网隔离防护栏,减少库区人为活动。2008年,库区重新布局山坡植被绿化并加高挡土墙,同时增设警示标志牌。2014年8月,库区建立水质远程监测系统,对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多项指标进行实施监控。同时,县环保局每月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水源进行取样检验,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多年来,亚湖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 一方水土一方人 诏安不仅仅水好,土壤同样与众不同。 诏安县是福建省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区,全县土壤硒含量≥0.40mg/kg的富硒土地面积达76.2万亩,占县域面积的39.27%,属于无中毒危害的硒含量范围,而且优质、安全、环保,不含重金属。 坐拥富硒宝库,诏安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富硒产业,与科研院校合作,设立富硒产品研发课题组,从青梅、茶叶、大米、鸡蛋、水果、蔬菜、中药材、海产品八个方面着手,开设研究项目。如今,诏安县已形成“8+1”产业格局。其中,富硒青梅、富硒茶叶远销国内外;富硒大米、富硒鸡蛋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富硒水果、富硒蔬菜产品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富硒中药材、富硒海产品已呈现市场竞争力;富硒温泉笑迎八方来客。 拥有国家一级饮用水源,全省富硒土壤面积之最的土地,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健康长寿的诏安人。2014年6月26日,诏安通过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成为漳州首个、福建第三个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县(市、区)。这是自然的馈赠,同样也是人与自然共同谱写的和谐之曲。 “大水缸”就该洁净安全 还未到诏安亚湖水库,远远就能望见,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透过绿色缝隙,水库两岸满是木青草绿,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引人向往。 然而,当记者想更进一步感受亚湖水库的魅力时,却发现通过湖岸的道路皆被防护网挡住。原来,为了防止外人进出,当地环保部门封闭了该道路。 饮用水源地可称为一个地方的“大水缸”。这个“大水缸”一旦受到污染,后果严重,而且治理恢复难度极大。如何保护好“大水缸”,保证群众饮水安全,社会各界十分关注。 诏安人民对于自家“大水缸”——亚湖水库的保护,高度重视。一是有政策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保护水质,用到点上;二是有长效监管,用先进设备监控水质变化,时刻保障水质安全;更为重要在于保护态度上,并非经济至上,也非经济与环境并重,而是真正坚持“大水缸”别无他用——只用于“装水”,保证群众饮水安全。正是坚持这种态度,坚持务实又有效的做法,换来亚湖水库的洁净和水质安全。☉本报记者 林思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