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四夜晚,诏安县山河村大宗祠前埕都人山人海,烛火通明。这是山河村民众正在举行传统习俗——游火烛习俗。该习俗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已300多年的历史。 早在乾隆元年,山河村二十一世祖沈之骁科中进士,为全村荣耀。村中族老认为这是沈氏远祖沈祖公的“福荫”所至,就主持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沈祖公寿诞之日,全村村民游火烛和沈祖公等众神像来祭祀神恩、庆贺荣耀、神民同乐。 起初,是用灯笼作为火烛。游火烛时,村里的民众组成一支举着火烛的庞大队伍,由锣鼓队鸣锣开道,走在锣鼓队后面的两个青壮年举着一对大灯笼,随后是沈祖公、村地头等众神像,接下来的是举着小灯笼的以青壮年为主的民众依次排列。沈祖公神像轿子由8名青壮年抬,地头等众神像轿子由两名青壮年抬。沈祖公神像前后两旁排列着出巡时相应随从的扮演人员,手执刀枪旗帜。游火烛的队伍排列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在全村各甲社巡游。每次游火烛时,队伍庞大,灯笼齐明,锣鼓声、鞭炮声、地铳声、村民的欢乐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震天撼地。游到路面坦平处,抬众神像和举火烛的队伍还要快速跑步,俗称“走王”。 后来,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村民们感觉用灯笼作为火烛游行火光不够明亮,就研制了一种用竹、纸、花生油为原料精心编制成的火烛。其中,大火烛:取一支长2.5米,直径15厘米的竹子,上端0.6米处劈成一条条小片,用草纸搓成纸长绳将竹片编成漏斗状,漏斗状外端用色纸装饰,空间填实浸透花生油的碎纸屑。小火烛:取较小的竹竿,长1.8米,上端0.4米处劈成小片,用与制大火烛相同的方法做成小火烛。 游火烛时,举大火烛的人员称做火举手,因大火烛有相当的重量和游走时火举手须转动火烛做一些相应的表演动作,所以,火举手一般要挑选年轻有体力的青壮年。火举手头戴“战笠”,身穿湿衣服,以防被火烛喷出的火焰灼伤。“走王”时,火举手两手平举并不断旋转火烛,火烛不断喷出燃烧的火花。火烛队伍就像一条快速运动的火树银花长廊。 火烛长龙和众神像在全村各甲社巡游后,来到村大宗祠前埕,要表演“走王”等诸多欢庆的节目,表演时间长达近两个小时。这时,全村千户空巷,民众都聚集在村大宗祠前埕,大宗祠前埕人山人海,烛火通明,全村民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火烛长龙精彩的表演博得的掌声、欢呼声连绵不断。每次游火烛,从出巡甲社到埕前表演,整个过程需要3至4个小时,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诏安山河村游火烛风俗独具特色,实属罕见,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予传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