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长成而又尚未生蛋的母鸡,诏安有个双音节的词来指称。某君不懂得这个双音节的词普通话该怎么说,于是,他创造了一个词——青年妇女鸡,从而闹了笑话。这个笑话已流传多年了。
已长成而又尚未生蛋的母鸡,叫“鸡僆”。
僆,普通话读liàn,诏安话读nuah6,《尔雅·释畜》“未成鸡,僆”。郭注“今江东呼鸡少者曰僆”。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尔雅》:‘未成鸡,僆。’今登来呼小者为小僆,绍兴亦尔。或云大僆头鸡。”谢无量《己酉岁未尽七日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辄露鄙音》诗:“饥鹘窥人诉,僆鸡上屋鸣。”
“鸡僆”长成发情会发出咯咯的低唤声,叫“呼(kou1)单”。鸡交配叫“上踏”,受精的鸡蛋“有雄”。“雄”读hing2(形)。朱熹《楚辞辨证》:“‘雄’与‘凌’叶,今闽人有谓‘雄’为‘形’者,正古之遗声也。”
鸡蛋叫“鸡卵”。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郭元振﹞有婢数十人,客至,则拖鸳鸯襭裙衫。一曲终,则赏以糖鸡卵。”母鸡受到惊吓会下软蛋,叫“疶软卵”。疶(cuah7):病名,痢疾,方言指屎尿无法自禁,如“偷疶尿睏灱席”。“风吹鸡卵壳,钱无人平安”,意思是破财消灾。
生蛋以后叫“鸡母”。诏安童谣:“鸡母咯咯叫,鸡肉炒豆酱;鸡母咯咯更,鸡肉炒豆生。”
悚惧时肌肤起颗粒叫“浮鸡母皮”。牝鸡司晨叫“鸡母徛牢(读‘条’)”。“盘岫(读‘寿’)鸡母生无卵”,母鸡经常迁徙换巢,因生活环境改变而不稳定,生不出鸡蛋,引喻人如果时常更换工作或职业,“一年换二十四个头家”,是缺乏敬业精神,必定无所成就。“好人伓做,卜做鸡母筢粪扫(so5)”,不学好人的行为,却学母鸡扒垃圾的不良行为。“鸡母扒粪扫,无事讨事做”,闲来无事,特意找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矮脚鸡母好做种”,说的是矮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强。
“蚜蚣蛤鼓蛇”,广东人说“蜈蚣鸡母蛇”,意思是一物降一物而构成恐怖平衡。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蜈蚣,短者也,其长者节节有足,是曰‘百足’。性畏鸡,人见百足亟唤鸡,鸡未至而百足僵矣。”他还说,蜈蚣“螯人最毒”,甚至被蜈蚣接触过的食物也有毒,“误食自令人腹痛欲死,饮烧酒,或鸡肉羹亦可解。”
诏安有句民谚,说“蚜蚣咬,鸡母哈;杜仲(四脚蛇)咬,买棺材。”也说明鸡能解蜈蚣毒。所谓“鸡母哈”是指母鸡的唾液能化解蜈蚣的毒,使人安然无恙。
稀而成赭色的鸡屎叫“鸡滒金”,即溏鸡屎。小孩不识鸡屎,用手去抓,叫“摸鸡滒金”,亦省作“摸鸡滒”,形容小孩还小。“摸鸡滒金”的“摸”读me1。
章湘泽《宕摄开口一等唐韵字潮州话读e 元音本字考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第2期):“摸me~33,动词,用手从表面上抓取松散的物品,如:摸骰、摸把沙、摸把米等。入声铎韵次浊声母字有读阴平的例子,如“砾”读le33(破瓮砾、碎瓦、陶瓷片)等。”